航海指南

中国海员如何更好的走向国际航运市场

发布日期:2017-09-15 15:54:07   |      阅读:948 次   |   评论数: 0条

/罗成船长 森海大连、武汉、深圳总经理

这是作者(左三)做实习生时候的照片,当时船上仅有他一个中国人


    在从事了将近三年的船员招募工作中,遇见过很多航海资历非常不错的高级船员和普通船员,他们都很想去国外的航运公司工作,希望能拿到更高的薪水,学到更好的船舶管理体系。但是从成功的数据上来看,成功的比率不超过50%。在每年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招募中,也有很多学生毕业后想加入国外的航运公司,希望自己的航海生涯能有个好的起点,能在成为高级船员后拿到更好的薪水,但是结果和我们的期望还是有所差距。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阻碍了中国海员更好的走向国际航运市场?或者说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去提升自己,让自己能拿到更高的薪水,学到更好的船舶管理体系,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从国家层面来看,国家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要重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着手振兴中国航运能力,培养大量的优秀中国海员,持续为国际航运市场输送大量高品质的航运人才。目前,中国已然成为世界最大的海员输出国,且有着为国际航运市场提供更多海员的巨大潜力。所以从大的环境来看,国家是鼓励我们走向国际航运市场,学习更为优质的管理体系和理念。有人可能会质疑,说是因为中国的航海教育影响了我们,说我们的航海教育还比较死板,课本知识更新不够快。这也许有部分的原因,但不是主要的原因,因为在整个中国航海教育体系下成长的中国海员,还是有很多人在国外的航运公司就职,甚至有很多在公司或者船队上担任非常重要的岗位。所以影响我们的可能并不是外部环境,而是我们自身的一些因素。通过八年的航海生涯以及三年的船员培训招募工作,我个人觉得中国海员要更好的走向国际航运市场,以下三个大的方面是我们需要去改善和提高的。

一、英语,特别是海事英语

 

    中国的海员们,从小就开始接触英语,各职位的海员在考取航海类证书的时候也会涉及到海事英语课程。但是为什么说海事英语对于我们来说需要提高呢?因为我们掌握了很多英语单词,英语语法,却不能把它转变成工作语言和交流语言,我们害怕自己说出来的英语发音不标准,句子表达不完善,外国人理解不了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其实语言就是一种工具,中国这么多省份,每个省份的人说普通话的发音都不一样,但是我们却不存在理解上的障碍。英语也是一样,是不是标准的美式发音不是关键,关键是我们是否有勇气去讲英语。在船上工作,在国外进行港口国检查,在国外上物料备件,在国外装卸货作业,在国外加油加燃料,这些都需要和外国人沟通,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大胆的去和他们沟通,把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用简短的英语口语表达出来,而不是通过书写或者用肢体语言去表达。因为只有大胆的去尝试,我们的海事英语,特别是口语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才能在参加国际航运公司面试的时候不胆怯,把自己掌握的海事知识用口语表达出来。只有英语口语提升了,那么我们用英语写报告的能力才能提升,因为这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变,只有先会说了,你才会写,写出来的报告才符合逻辑,公司才能理解你所要表达的意思。我个人建议大家可以多看看国外的英文电影,必须是要有中英文双字幕,这样你才能知道他们说的英语是哪个单词,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然后在船上工作的时候,在需要用英语表达的时候就大胆的表达出来,不要通过肢体语言或者找其他船员帮忙。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后,我相信大家的英语会有个很大幅度的提升。之前当我在给船员培训海事英语的时候,我就是让船员们大胆的去用英语表达,不要怕说错,然后通过看一些英文电影来提高他们的语境。现在他们很多人都在国外的航运公司工作了,而且公司给我的反馈是他们在船上和外国人共事不存在语言沟通上的障碍。

二、对国际法规及公约的认知

 

    在船员招募的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船员,特别是高级船员对国际法规及公约的认知度很低,比如说MARPOL,SOLAS,STCW及MLC2006等,他们知道有这些法规的存在,但是里面具体的内容,特别是关系到自己目前职位的内容并不熟悉。其实如果对国际法规和公约中对自己目前岗位职责的要求都不熟悉的话,那么在船上工作是很危险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轮机长对OWS排放油污水入海的要求都只是知道含油量不能超过15ppm,但是其实这只是MARPOL公约ANNEX I中的其中一条。如果对国际法规及公约不了解,那么我们在船上工作,特别是像货物操作,舷外及高空作业,进入封闭舱室等就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国际航运公司在面试的时候一定会问及国际法规及公约的原因。我觉得我们在船上工作的时候应该多花些时间在国际法规及公约的研究上,特别是当法规公约有更新的时候,把本职位需要掌握的各项要求做到了如指掌,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在船上安全的工作和生活,在参加国外船东面试的时候也能更好的回答这方面的问题。

三、对国际航运市场工作文化的认知

 

    首先,在大部分的国际航运公司的船舶上工作,船上的船员组成主要以混派为主,大家都来自不同的国家,比如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乌克兰等。这个时候,我们在船上工作就像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来自不同国家和背景的人们在一起生活和工作,协同保持船舶以及自身的安全,这种多元化首先必须得到认同,每个人都要以自己作为个体的本身得到接纳,而无论他们如何与众不同。不同国籍的海员,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有着不同的观点看法,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学会接受和尊重他人在饮食和生活习惯上的不同,而不应该想当然的把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强加在他人的身上.亚洲人每天要吃米饭,而欧洲人每天要吃面包,当亚洲人和欧洲人同船时,双方都不能强迫彼此去改变饮食上的习惯。尊重和理解,才能使工作和生活的环境更加的谐和。除了饮食文化,那么更重要的就是尊重他国的宗教信仰文化,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对同一事件的看法肯定不一样,这个时候我们要多学会试着去包容别人,试着去接纳别人的看法。然后在船上不要讨论国家政治立场,混派的船队上面有条明确的准则:no politics on board。只有严格遵守这条准则,我们才能更好的融入到这个多元化的世界中去,才能在船上工作和生活的开心。

 

    其次,在国际航运公司的船舶上工作,个人领导力和团队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也是需要我们提升的方面。传统意义上来说,我们说一个人的能力很强,可能主要指的是他的个人能力很强,交待的工作都能独立完成。但是在很多国际航运公司的船队上,公司更加看重的是你的领导力以及团队管理能力,特别是高级船员。记得我做大副的时候,有个外国船长曾经和我说过,if I see the chief officer do the painting or chipping on deck, then this chief office fail.在船上,每一位高级船员都有自己的工作职责,都管理着船上不同的设备和生产,那么在工作中,我们是否能运用自己的领导力,自己团队的人力资源以及设备资源去更有效的把工作做好。其实这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变,个人领导力的培养,首先要把自己领导好,要有时间管理的概念,在工作中是否有计划的习惯,季度计划,月计划以及周计划,把自己在船的工作职责,设备保养等提前做好计划,而不是今天想到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一个有时间管理概念的海员,在船上的6-8个月合同中往往能把自己工作安排的井然有序,能得到公司的高度认可。另外一个提升个人领导力的方面就是在常规和紧急情况下,你是否严格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和操作?常规情况下,我们应该严格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来进行安全操作,绝对不能走捷径,不能单纯的认为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在紧急情况下,我们也必须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来进行安全操作,因为只有自己领导好自己,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你团队里面的成员才会去严格遵守,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做的safe work onboard,也才能实现no accident and incident.

    个人领导力提升了,才能有效的管理好自己团队的人力资源。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安排合适的人去做适当的工作,多对团队里面的成员进行培养,不要什么都亲历亲为。这就需要我们对团队里面的成员有充分的了解,平时多和他们沟通,多观察他们的工作能力,在他们有工作困难的时候给予及时的指点,而不是遇见困难就自己亲自上阵去做。这样的话,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属于资源浪费。只有团队里面成员的能力发挥到最大,那么在日常的工作中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其次,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我个人觉得有必要和团队的成员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和团队成员称兄道弟。也许有人会担心,如果我和大家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们可能就不会听从我的领导。在船上,我们不要做老虎和绵羊类的领导者,老虎类的领导者,对团队成员太凶,成员犯错就非常严厉的惩罚,这样会导致成员们不敢给你任何建议,当你的指示有明显错误的时候,他们也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绵羊类的领导者,对团队成员太好,成员犯错后依然包容,自己一个人独自承担所有的责任,在紧急情况下没有凝聚力。我们应该做到用自己的领导力和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去赢得团队成员的尊重和支持,合理有效的安排工作,多给团队成员技术指点,让他们承担一定的工作责任,合理的听取团队成员意见,只有整个团队进步了,团队的能力才会最大化的发挥出来,那么在资源管理方面我们就成功了。

    以上个人总结的几个方面,希望在某种程度上能帮助中国海员更好的走向国际航运市场,提升中国海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让中国海员在国际航运市场的分量越来越大。也希望越来越多的海事类高校毕业生能选择从事航海类的工作,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为中国以及国际的航运市场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