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世界海员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推出了“船员管理简政放权清单”和“便利船员服务清单”。从政府职能转变
的角度看,将管理和服务列出清单并公之于众,与十八大以来简政放权、加快改革的主基调相契合。而将两份清单所列之项,放在深度融入贸易全球一体化的中国航
运市场下,则显出船员市场化改革仍须放下权力的身段。
改革开放36年,我国在船队规模跃居全球第二的同时,也成为海员增长最快、数量最
多的国家。但与此同时,我国船员海事管理体制僵化封闭,海员市场开放与支持力度明显不足。政策环境的滞后,既严重制约了海员作为高度流动的职业化、市场化
发展,也使海员外派的产业集聚和盈利能力难以提振。2013年,我国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履约首次获得了欧盟的认可,但目前海员“走出去”的数
量和质量仍居于他国之后,与拥有65万海员的大国地位名不副实。
作为船舶运营的保障性人力资源,庞大的海员队伍是海运贸易的重要战略资
源。就目前我国船员资源来看,一方面,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后,航海人才的初次择业意愿呈下降趋势,海员职业优势的虹吸效应渐于弱化;另一方面,
随着近10年劳动人口薪资水平提高,中国海员劳动成本的比较优势已基本消失,而 其承担的税负却高于航运先进国家。同时,在外语沟通、敬业服从和管理能力
等方面的短腿也削弱了自身竞争力。
笔者认为,解决上述问题和缩小差距,关键是加快海员市场化改革。从国际经验和趋势看,海员职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应是唯一的路径。当前,船员海事管理的简政放权,仍需厘清思路,找准切入点,积极而稳步推进。
第
一,以海员职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作为简政放权与实现海员强国目标的落点,改革现有船员海事管理体制和模式。政府主管部门应在“清单管理”和“清单服务”
的同时,将应由市场决定的部分进一步下放权力,减少和统一管理审批事项。由门槛管理转变为战略管理,以市场法规体系、监管体系及服务标准的完善与规范,创
造海员职业发展的宽松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稳定现有海员队伍,吸引和壮大航海人才储备。
第二,发挥政府在政策指引、信息资
源、市场监管等方面的优势,以船员招募、技能培训、等级考试、职级评估、从业记录等为重点,完善和强化船员服务体系,建立全国性的船员市场统一平台。加大
对船员语言技能培训、资格认证等职业化的支持力度,实现船员考试和评估智能化,提升服务船员与海事监管的水平。
第三,进一步开放海员劳
务市场,拓宽海员社会化的人才流动渠道,一方面完善海员流动的市场体制和机制,让市场在海员供求关系及其流动性的调节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鼓励和促进国内
和国际两个方面的船员劳务合作;另一方面组建船员市场行业组织,运用政策和市场手段,遏制目前船员外派收费标准混乱、行业内部竞争无序、挂靠企业抢夺船员
资源、外国船公司私募船员等乱象,有效维护船员利益。
第四,借鉴国际先进航运国家的成功经验,实行海员个人所得税减免和船舶退税,减轻
海员和船公司的税负,一是海员境外工作收入不计入应纳税额,减征 海员境外个人所得税;二是航运企业利得税应纳税额计算基础择优权与海员培训教育紧密联
系,促进海员综合素质提升;三是根据国际通行惯例,实行营运船舶吨税制,并以高级船员培养挂钩船舶吨税,通过退税降低船公司的营运成本。来源:和讯网
|